永不言敗 vs. 放下自在
努力不懈;排除萬難;勇往直前;永不言敗。
這些說話很熟悉,感覺是運動員精神,和常常在學校和媒體上聽到的鼓舞說話。
最近有研究指,經歷兩年多疫情,香港人精神健康面瀕爆煲,很多人經歷抑鬱情緒。
這些「努力」的心態,尤其在外圍環境已經充滿挑戰下,對情緒健康可能帶來什麼影響?
別為情緒分對錯
我以前是代表香港的青年年運動員,和最近幾年開始分享瑜伽和靜觀 (mindfulness)。從留意自己和運動員朋友中發現,大家普遍對自己要求很高,比較完美主義。 當時的我,也不喜歡呈現「不好」的一面,也對情緒有分明批判:開心是好,不開心是不好。
回看多年前的運動員筆記,有關心理韌性 (mental toughness),說:「我能做到,我可以贏。」這種要「贏」的態度,我帶到去對應情緒,希望操控情緒。當不開心出現時,希望把它壓下去,令情緒更被壓抑。
運動員時代和及後的多年的我,常常挑戰自己,分秒必爭,一刻都不能鬆懈。像倉鼠困了在輪裡一直跑,結果身心很累。
正視休息的訊號
很多朋友喜歡練習瑜伽鍛鍊身體和減壓,一開始,我也是聽說這兩個好處被吸引,開始接觸瑜伽。
瑜伽練習要我們留意呼吸和身體,邀請身心專注當下。這種「訓練心」的習慣:常常擔憂未來或回想過去的我,很有幫助,所以可以讓我身心放鬆。
不少練習瑜伽的朋友,對比較挑戰性的動作有興趣。也有不少人,在眾多式子中,特別喜歡「大休息」。這通常是課堂裡最後一個動作,動完,邀請身體找到舒適的姿勢,趟著靜止幾分鐘。一般都是平躺,肚向上,雙腿輕鬆的打開,雙手放在身體兩旁,容讓身體純碎的休息。
這個開放、容讓的心態,也是瑜伽和其他運動很不一樣的地方。仔細的感受、留意此刻,而不是追趕一個又一個目標。舒服,輕鬆,也可以舒緩緊繃的情緒。
動與靜之變
在動態練習瑜伽時,懷抱同樣開放、容讓的心態:隨著呼吸,感受身體在不同動作,動作與動作之間的感覺變化。把注意力往內,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目標;容許自己可以選擇放慢,尊重此刻的限制,照顧身體需要,身心都收益。
靜觀對這方面有更仔細的研究,英國牛津大學靜觀中心(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) 研發的八週靜觀認知療法 (Mindfulness-Based Cognitive Therapy, MBCT),專注靜觀練習對減少抑鬱症的幫助,也有很多臨床研究提出效果顯著*。
當不開心情緒出現時,越努力把它推開,更像魔術貼一樣,黏得越緊。
讓自己有空間容讓不開心的存在,去感受,而不去抗拒。反而鬆開情緒對自己的控制,情緒也會慢慢改變。
如實覺察,容讓當下此刻的經歷,正是轉變的關鍵。
想起人本主義心理學家,卡爾。羅傑斯 (Carl Rogers) 的一句:
「有趣的矛盾是,當我全然接受自己時,我就可以改變。」
“The curious paradox is that when I accept myself just as I am, then I can change.”
*研究是根據八週靜觀認知療法 ,提出通過有系統,持續修習的效果。
原文先載在二零二二年五月號 Sportsoho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