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不言敗 vs. 放下自在
最近有研究指,經歷兩年多疫情,香港人精神健康面瀕爆煲,很多人經歷抑鬱情緒。
這些「努力」的心態,尤其在外圍環境已經充滿挑戰下,對情緒健康可能帶來什麼影響?
新年新開始 Mindfulness and habit change
早睡早起,多運動,多休息,保持健康,每週運動3次,減肥,快樂,戒煙,戒酒。。。。。 聽起來像你的新年願望(new year resolution)之一嗎?
還記得去年給自己定下,決心要開始或改變的嗎,實現了嗎?我也曾聽說過,新年願望平均只持續幾週。
為新一年制定計劃,指導生活的方向很美好。但有時在實施時,要真正改變平常的慣性,可能會覺得有挑戰性。
為什麼我們決定改變的會不持久?是缺乏意志力,還是心智不夠強大?如果再努力一點,就能實現嗎?
身體知道 The Body knows
在平常生活,我們多活在腦袋裡,不多留意頭以下的身體部份;重視分析,少去感受。
有時,只有在不舒服——肌肉繃緊、腳痛、牙痛時,才留意到自己的身體,也慣性地
希望推走和改變這些感覺。
近年靜觀和瑜伽愈來愈受歡迎,也愈來愈多精神科醫生鼓勵大家去練習瑜伽,幫助面
對壓力和情緒,究竟細心感受身體,和身心健康有什麼關係?
瑜伽修身?
瑜伽修身?
講起瑜伽,很多人會想到修身、伸展、完美體型 。。。 瑜伽是否真正可以幫助減肥?
瑜伽在古代印度的語言,梵文中是 “yuj”,意思是身心的結合連繫;最初做瑜伽的人不是為了減肥健身,而是為了強化身體和背部,使我們可以在靜坐中坐得更長更穩定,幫助心靈上的啟迪。
瑜伽是已有幾千年歷史的印度哲學體系,其中體位練習大概佔八分之一,其他包括持戒(行為上有什麼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,包括不傷害、不偷竊等),呼吸法,感官收攝,靜坐等等。正如我的一位老師分享過「瑜伽經」中的一句:Yoga is the cessation of the fluctuation of the mind. 瑜伽是為了靜止心的波動。
瑜伽重點不在身體和動作?!
最重要的小事
(Eng below) 幾週前完成了為期六天的網上靜觀靜休營。開始前,先把手頭上的項目完成,並通知工作單位我將不能用電話或電腦,在電子郵件上設定放假通知、在社交媒體上發布,然後便專心參與。在家裡日常環境中練習,很方便,也更融入生活。之前我也有參加過網上靜休營,參加者一般要止語,在生活上減少不必的說話,以及關掉靜休營以外一切電腦連繫等。靜觀本來是一個人的修行,在家裡和任何地方都不應有分別,只要上老師Bob 的講課時需要透過網路參與。
從新感受愛
Bob 老師是美國人,年輕時在緬甸做過僧人,回俗後當上靜觀老師。他很幽默,友善,在第一晚的課問大家:「是什麼驅使你到這裡?痛苦、壓力、成癮、焦慮、失落。。。 都是人類會經歷的狀況 (human condition),然後他再說:「 我們從愛開始,我們以愛練習,我們以愛結束。(We start with love, practice with love, end with love.) 」
一直覺得講「愛」是挺肉麻的,但這句關於愛的話讓我很感動。沒有愛,這些練習都變成另外一個用力「做」的事。沒有愛,一直硬著頭皮練習,就像把頭撞牆。聽著,令我感動得眼淚在臉上一直流。